答鄧介繁二首

多君乘興日,愧我遠遊人。 道路皆羈旅,枌榆念結鄰。 曲高彌和寡,交淡卻情真。 鞭弭中原足,堪誰作後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乘興:趁着一時的興致。
  • 羈旅(jī lǚ):長久寄居他鄉。
  • 枌榆(fén yú):泛指故鄉。
  • :更加。
  • 和寡:原意是說,演奏的樂曲難度大,能夠跟着唱和的人就少。這裏指知音難得。
  • 鞭弭(biān mǐ):馬鞭和弓。借指軍事。

翻譯

你在多有興致的日子裏,而我卻是遠行在外的遊子,實在慚愧。大家都在路途上漂泊,我心中想着故鄉,盼望能與鄰里相聚。曲子越高雅,能跟着唱和的人就越少,而交情平淡卻能體現出真情實意。在中原進行軍事準備是足夠的,但有誰甘願跟在別人後面呢?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中通過對比「多君乘興日」和「愧我遠遊人」,表現出一種自慚和對他人生活的羨慕。「道路皆羈旅,枌榆念結鄰」則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鄰里情誼的渴望。「曲高彌和寡,交淡卻情真」富有哲理,強調了高雅藝術知音難覓,但平淡的交情也能有真摯的情感,體現了詩人對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最後兩句「鞭弭中原足,堪誰作後塵」則展現了詩人對軍事方面的思考,以及不甘落後的決心。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