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六首

太平天子,日臨講幄。 賜酺賦詩,與衆共樂。 召對羣材,激揚清濁。 親錄繫囚,懼刑之虐。 罷獻五坊,汰侈還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pú):聚會飲酒。
  • 召對:君主召見臣下,讓他們回答有關政事、經義等方面的問題。
  • 激揚清濁:抨擊惡濁的,表揚清明的。
  • 繫囚:被拘禁的囚犯。
  • 汰侈(tài chǐ):過度奢侈。

翻譯

太平盛世的天子,每天親臨講學的場所。 賞賜衆人聚會飲酒並作詩,與民衆共同歡樂。 召見衆多的人才,抨擊惡濁,表揚清明。 親自審查被拘禁的囚犯,擔心刑罰過於殘酷。 停止進獻五坊的供奉,摒棄過度奢侈,迴歸樸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理想化的天子形象及其英明的治國舉措。詩中通過「日臨講幄」「賜酺賦詩」「召對羣材」等行爲,表現出天子對文化教育和選拔人才的重視;「親錄繫囚,懼刑之虐」體現了天子的仁政,對刑罰的謹慎和對囚犯的關懷;「罷獻五坊,汰侈還樸」則彰顯了天子反對奢侈,倡導樸實的作風。整首詩營造出一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的美好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君主和美好社會的嚮往。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