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於子步歸濟寧時得請終養其母太淑人

幾回觴詠爲君留,忍看離袂對初秋。 心隨潘岳扶輿返,夢怯王遵叱馭遊。 庭下槐陰存手植,堂前萱草號忘憂。 何時訪爾扁舟過,問月同登太白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觴詠:shāng yǒng,飲酒詠詩。
  • :mèi,衣袖,這裏指離別。
  • 潘岳扶輿:潘岳事母至孝,這裏指於子步回家奉養母親。
  • 王遵叱馭:王遵在蜀地任職時,面對危險的道路毫不畏懼,這裏「夢怯王遵叱馭遊」表示於子步不忍心離開。
  • 萱草號忘憂:萱草被稱爲忘憂草,古人認爲可以使人忘卻憂愁。

翻譯

多次飲酒詠詩把你挽留,怎忍看着你在初秋時節揮袖離去。 你的心如同潘岳一般急於回家奉養母親,也像我夢中擔心如王遵般置身險地那樣不捨別離。 庭院下有親手種植的槐樹綠蔭尚存,堂前的萱草被稱作忘憂草。 不知何時能乘扁舟去拜訪你,一同登上太白樓欣賞月色。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盧龍雲送於子步回濟寧奉養母親時所作。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於子步的不捨之情,同時也對他的孝心表示讚賞。首聯通過「幾回觴詠爲君留」表現出詩人與於子步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對於離別到來的無奈。頷聯借用潘岳和王遵的典故,進一步深化了這種情感,既寫出了於子步對母親的孝順,也道出了離別的憂傷。頸聯通過描寫庭院中的槐樹和堂前的萱草,烘托出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重要。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相聚的期待,希望能再次與於子步一同遊玩。整首詩情感真摯,用典恰當,意境優美,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才華和情感世界。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