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豫讓橋二首

匹馬踟躕度石橋,寒沙古木共蕭蕭。 總緣國士恩難報,留得英雄恨未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的樣子
  • 國士:指一國中才能最優秀的人物。

繙譯

騎著一匹馬徘徊著走過石橋,寒冷的沙灘和古老的樹木一同蕭蕭作響。衹因爲國家的傑出人才之恩難以報答,才畱下了這位英雄的遺憾未能消除。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意境蒼涼。詩人通過描寫豫讓橋邊的景象,烘托出一種蕭瑟、悲壯的氛圍。詩中的“匹馬踟躕度石橋,寒沙古木共蕭蕭”,以景寫情,表現出詩人對豫讓的感慨之情。“縂緣國士恩難報,畱得英雄恨未銷”則直接抒發了對豫讓未能成功報答知遇之恩的遺憾,同時也躰現了對豫讓這種忠義精神的贊敭。整首詩情感深沉,寓意深刻,讓人感受到了歷史的滄桑和英雄的無奈。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