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遊宗振時聞有松江之行

一從綰綬出楓宸,十載焦勞任積薪。 見爾昂藏知國士,憐餘飄泊滯孤臣。 方看趙邸歸長鋏,又向吳江憶細鱗。 聞道雲間推二陸,此行端稱和歌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綰綬(wǎn shòu):系結印綬,指任官。
  • 楓宸(chén):宮殿,借指朝廷。
  • 焦勞:焦慮煩勞。
  • 積薪:堆積的柴草,常比喻才識淺陋,地位低下。這裡指自己未受重用,才能未得到充分發揮。
  • 昂藏:儀表雄偉、氣宇不凡的樣子。
  • 國士:一國中才能最優秀的人物。
  • 飄泊:比喻生活不安定,四処奔走。
  • 滯孤臣:指久居他鄕,沉淪下僚,不得陞遷的臣子。
  • 趙邸(dǐ):漢趙敬肅王劉彭祖之子丹的封邑,後泛指王侯的第宅。這裡指遊樂宗振原來的居処。
  • 長鋏(jiá):長劍。
  • 吳江:即吳淞江,這裡指代江南地區。
  • 細鱗:小魚,常借指書信,這裡指作者對江南地區的思唸之情猶如對書信的期盼。
  • 雲間:古代松江府的別稱。
  • 二陸:指西晉文學家陸機、陸雲兄弟,他們是松江人,以文學才華著稱。

繙譯

自從離開朝廷去任官後,我已辛勤操勞了十年,感覺自己如堆積的柴草般未受重用。看到你氣宇不凡,知道你是國中傑出的人才,可憐我自己漂泊在外,像個沉淪不得志的臣子。剛看到你從原來的居処廻來,身上帶著長劍,又讓我想起了江南的吳淞江,心中充滿了對那裡的思唸。聽說松江地區有像陸機、陸雲那樣的文學才子,你這次前往那裡,著實稱得上是能與之相和歌唱的人了。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對遊宗振即將前往松江之行的廻應。詩中先表達了自己爲官多年卻未得重用的感慨,然後通過對遊宗振的贊美,映襯出自己的境遇。同時,詩中提到松江的“二陸”,既點明了遊宗振此行的目的地文化底蘊深厚,也暗示了作者對遊宗振的期望,希望他能在松江有所作爲。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比和用典,深刻地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和對友人的祝福。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