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比部

風塵漂泊海東方,翹首金莖路渺茫。 青社賜環棲傲吏,白雲題柱憶仙郎。 賦才合邇西山色,讞奏能消六月霜。 不分清曹多燕暇,幾時握手近含香。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莖(jīn jīng):用以擎承露盤的銅柱。這裏借指朝廷。
  • 青社:借指東方偏遠的地區。
  • 賜環:舊時謂放逐之臣,遇赦召還。
  • 傲吏:不爲禮法所屈的官吏。
  • 題柱:指題橋柱,多表示立志求取功名。
  • 仙郎:對年輕男子的譽稱。
  • (yàn)奏:審理上報。
  • 清曹:清貴的官署。
  • 燕暇:閒暇。

翻譯

我在東方漂泊於風塵之中,翹首盼望朝廷,卻感到路途渺茫。在東方偏遠之地有幸被召回的官吏自在地生活着,看到題柱之事不禁回憶起年輕有爲的人。(這裏的人)有着如西山景色般出衆的才華,他審理上報的奏疏能消除如六月霜般的冤情。不知道在清貴的官署中您有多少閒暇時光,不知何時我們能夠握手相聚在那近侍帝王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寫給高比部的。詩中先表達了詩人自己在東方漂泊的感受以及對朝廷的盼望,接着提到了高比部在偏遠地區被召回的情況,並讚美了他的才華和公正。最後,詩人表達了對與高比部相聚的期待。整首詩情感真摯,用詞巧妙,通過對各種意象的運用,如「風塵」「金莖」「青社」「白雲題柱」等,營造出一種深沉而又充滿期待的氛圍。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心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