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定西侯總戎北征

手提金印下龍荒,九月邊城草木黃。 隨處建牙分戰士,刻期輿櫬得戎王。 風吹漢月笳聲遠,霜拂胡云劍氣長。 擬聽玉關馳露布,泰階那復候天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印:指金屬制成的印章,常用於表示官職或權力。
  • 龍荒:指邊遠的荒野地區。
  • 建牙:指建立軍營或設立軍事指揮所。
  • 刻期:嚴格限定的時間。
  • 輿櫬:指戰車和棺材,象征著戰爭的殘酷和生死。
  • 戎王:指敵方的首領或國王。
  • 笳聲:古代北方民族的吹奏樂器聲,常用於軍中。
  • 衚雲:指北方的雲,這裡象征著敵方的勢力範圍。
  • 劍氣:劍的光芒或威力,比喻武力或英勇。
  • 玉關:指玉門關,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關口。
  • 露佈:古代戰時用來報告戰況的文書。
  • 泰堦:古代星宿名,這裡指天空。
  • 候天狼:觀測天狼星,古代認爲天狼星出現預示著戰亂。

繙譯

手持金印,下至邊遠的荒野,九月時節,邊城的草木已黃。 隨処建立軍營,分配戰士,嚴格限定時間,俘獲敵方的國王。 風吹過漢月,笳聲遙遠,霜降在衚雲之上,劍氣威猛。 擬在玉門關聽聞戰報,天空不再觀測天狼星,預示戰亂的結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將領北征的壯麗場景,通過“金印”、“龍荒”、“建牙”等詞語展現了將領的權威和邊疆的荒涼。詩中“笳聲遠”、“劍氣長”等意象,傳達了戰爭的遙遠與激烈。結尾的“玉關”、“泰堦”、“候天狼”則寄寓了對和平的期盼,表達了戰勝敵人、結束戰亂的決心和希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