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日將從瓜洲渡江遊焦山阻風

涉江訪焦山,焦山在目前。 風伯有何意,而使不濟焉。 不濟命乎而,遺予不盡思。 如彼隱德者,緘藏極神機。 草木與崖石,處處皆吾益。 草以觀我生,石以礪予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伯:指風神,古代神話中的風神。
  • 不濟:不能渡過,這裏指因風大不能渡江。
  • 緘藏:隱藏,保密。
  • 神機:高深的計謀或智慧。
  • :磨礪,鍛鍊。

翻譯

九月十一日,我計劃從瓜洲渡江去遊覽焦山,焦山已經近在眼前。 風神啊,你有什麼意圖,爲何讓我不能渡過江去呢? 不能渡過,也許是命運的安排,留給我無盡的思索。 就像那些有着隱祕德行的人,他們深藏不露,充滿神祕。 草木和山石,處處都是我的益友。 草木讓我觀察生命的意義,山石則鍛鍊我的力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湛若水在九月十一日計劃渡江遊覽焦山時,因風大而未能如願的情景。詩中,詩人對風神的詢問,表達了他對自然力量的無奈和對命運的感慨。同時,詩人通過對草木和山石的比喻,展現了他對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