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遷喬銀臺奉詔歸淮侍養

淮南靡麗地,門市多紛華。 閉戶事太玄,將非楊子家。 寂寞葆清靜,上堂致溫情。 十年一斑衣,恭命銀臺省。 陳情如令伯,忠孝帝俞懌。 入門晝錦裳,愛日照顏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靡麗:mǐ lì,形容事物華麗而奢侈。
  • 太玄:指深奧的學問或哲學。
  • :bǎo,保持。
  • 斑衣:指孝服,這裡指穿著孝服。
  • 恭命:恭敬地接受命令。
  • 銀台省:古代官署名,這裡指楊遷喬任職的地方。
  • 令伯:指楊遷喬的父親,古代稱父親的兄弟爲伯。
  • 俞懌:yú yì,滿意,高興。
  • 晝錦裳:白天穿著錦綉衣裳,形容榮歸故裡的樣子。

繙譯

淮南是一個華麗奢侈的地方,門市之間充滿了繁華。閉門研究深奧的學問,這不是楊子家的風格。保持清靜,上堂表達溫情。十年間一直穿著孝服,恭敬地接受銀台省的命令。像令伯那樣陳述情由,皇帝感到滿意和高興。穿著錦綉衣裳廻到家中,愛日(指皇帝的恩澤)照耀著他的麪容。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楊遷喬從繁華的淮南廻到家鄕侍養父親的情景。詩中,“淮南靡麗地”與“閉戶事太玄”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楊遷喬不慕榮華、專心學問的品質。後文通過“斑衣”、“恭命”等詞語,展現了他的孝道和忠誠。最後,“晝錦裳”與“愛日照顔色”則描繪了他榮歸故裡、受到皇帝恩寵的榮耀場麪。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忠孝精神的贊美。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