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龐惺庵大巡之浙江詩

柏臺春動秋霜裏,豸史旌揮山嶽搖。 呼吸雷風吞日月,吳山小結看春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柏臺:古代御史臺的別稱,因御史臺多植柏樹而得名。
  • 豸史:古代官名,指御史。
  • 旌揮:揮動旗幟,比喻行動迅速。
  • 吳山:山名,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東南。

翻譯

御史臺在春日的秋霜中生機勃勃,御史的行動迅速如山嶽搖動。 呼吸間彷彿能吞吐雷風日月,站在吳山上小憩,遠觀春潮涌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御史臺在春天裏的生機與活力,以及御史的威嚴與迅速行動。通過「柏臺春動秋霜裏」和「豸史旌揮山嶽搖」的對比,展現了御史臺的堅韌與御史的果敢。後兩句「呼吸雷風吞日月,吳山小結看春潮」則運用誇張手法,表達了御史的氣魄和對自然景觀的欣賞,同時也隱喻了御史的胸懷與視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湛若水的詩歌才華。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