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清隱卷爲吳昆王益題

· 童軒
黃陵日暮愁雲綠,千頃寒波盪人目。何人笑把金錯刀,剪碎湘羅千萬束。 君家住向東吳東,縮地誰移錦籜龍。春風迸出玉萬個,琅玕繞屋聲玲瓏。 羨君習隱溪亭裏,時放扁舟渡溪水。掀篷長嘯碧雲低,一片瀟湘響秋雨。 歸坐幽窗月色涼,紅塵不到水雲鄉。芙蓉風颭翠蛟舞,千尺冰簾搖冷光。 頗似求羊散,稍類嵇阮狂。煮茶燒筍幽懷好,拄笏看山清興長。 浩歌淇澳詩,閒傾桑落酒。世間萬事等浮漚,兩綬通侯不須有。 君不見長安甲第連雲起,衛霍金張耀朱紫。洞房月夜度歌鐘,綺窗曉日聽鶯語。 一朝事異人亦非,蒼苔滿地客遊稀。蠨蛸罥壁蟲吟戶,廢址淒涼對落暉。 何如君家舊竹溪,年年清趣樂無涯。花深紫燕巢書屋,波暖銀魚墜釣絲。 予生偶被浮名掛,寧堪作吏金門下。卜鄰願借屋頭溪,長日鉤簾共清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陵:地名,在今湖南省岳陽市。
  • 金錯刀:古代的一種寶刀,這裏比喻剪刀。
  • 湘羅:指湘江的波浪,比喻水波。
  • 東吳:指江蘇一帶。
  • 錦籜龍:指竹子,籜指竹筍的皮。
  • 琅玕:美玉,這裏比喻竹子。
  • 瀟湘:指湘江,這裏泛指湖南一帶的河流。
  • 求羊散:古代隱士求羊的隱居地,比喻隱居之所。
  • 嵇阮:指嵇康和阮籍,都是魏晉時期的文學家,以放達不羈著稱。
  • 淇澳:地名,在今河南省淇縣,古代以產竹著稱。
  • 桑落酒:古代名酒。
  • 浮漚:水面上漂浮的泡沫,比喻世事無常。
  • 兩綬通侯:指高官顯貴。
  • 衛霍金張:指漢代的衛青、霍去病、金日磾、張騫,都是歷史上的名將或功臣。
  • 蠨蛸:一種小蜘蛛。
  • 罥:纏繞。
  • 釣絲:釣魚的線。

翻譯

黃陵的傍晚,愁雲密佈,綠色的天空映襯着千頃寒波,令人目眩。是誰在笑中揮動金錯刀,剪碎了湘江的千萬束波浪。你的家住在東吳的東邊,像是有人用縮地術移來了錦繡般的竹林。春風吹過,玉筍般的新竹破土而出,屋子四周環繞着琅玕般的美竹,玲瓏作響。

我羨慕你隱居在溪亭之中,時常划着小船渡過溪水。掀開船篷,長嘯一聲,碧雲低垂,彷彿一片瀟湘秋雨在迴響。回到幽靜的窗邊,月色清涼,紅塵不到這水雲之鄉。芙蓉風中搖曳,翠蛟般的竹子在舞動,千尺冰簾般的竹葉在冷光中搖曳。

這裏頗似求羊散的隱居地,稍有嵇康阮籍的放達之風。煮茶燒筍,幽懷甚好,拄着笏板看山,清興悠長。浩歌淇澳的詩篇,閒來傾倒桑落的美酒。世間萬事如同浮漚,兩綬通侯的高官顯貴也不必有。

你看長安的甲第高聳入雲,衛青、霍去病、金日磾、張騫的光輝照耀着朱紫。洞房中月夜傳來歌鐘,綺窗曉日聽鶯語。一旦事異人非,蒼苔滿地,客人稀少。蠨蛸纏繞在牆壁,蟲鳴戶中,廢址淒涼對着落暉。

何如你家的舊竹溪,年年的清趣樂趣無窮。花深紫燕在書屋築巢,波暖銀魚墜入釣絲。我生來偶然被浮名所累,寧願不做金門下的官吏。願與你爲鄰,借你屋頭的溪水,長日鉤簾共清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生活的理想圖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金錯刀」、「湘羅」、「錦籜龍」等,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同時,通過對長安繁華與竹溪清幽的對比,進一步突出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樸自然生活的熱愛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漠。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