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梵閣:佛寺中的樓閣。
- 虛磬:空靈的磬聲。
- 林杪:樹梢。
- 傳燈:佛教用語,意指傳承佛法,如同傳遞燈火。
- 色空:佛教術語,色指物質現象,空指無實體。
- 根塵:佛教術語,指感官與外界的接觸。
翻譯
深秋時節,天氣肅穆,雨後亭館顯得格外涼爽。我悠閒地登上佛寺的樓閣,然後靜坐在僧房中。這裏地勢高遠,天空顯得格外空曠,雲間的露水沾溼了我的衣裳。空靈的磬聲從林梢傳來,傳遞佛法的燈火在雲間泛起光芒。我靜坐在此,彷彿感受到了寂滅的境界,因時節的變遷而感到悲傷。色與空本是一體,感官與外界的接觸又何必忘卻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深秋時節在佛寺中的所感所悟。通過「秋深天氣肅,雨餘亭館涼」等句,詩人傳達出一種寧靜而深遠的氛圍。詩中「虛磬發林杪,傳燈泛雲光」等句,巧妙地運用佛教元素,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領悟和對生命深層次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哲理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於朱玉峯太宰宅修會得匏字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古田尹何君世綸 》 —— [ 明 ] 湛若水
- 《 劉郎蓮峯子求予書予援筆漫興飄然於東海之濱矣 》 —— [ 明 ] 湛若水
- 《 官源五景爲洪侍御峻之五首洪鹿田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葛兩溪大理赴北 》 —— [ 明 ] 湛若水
- 《 駿逸贈潘汝濟北上會試 》 —— [ 明 ] 湛若水
- 《 次大學士方樵翁用濂溪韻開金牛洞之作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往卜鄰驛山間四絕句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