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荊州榷木

尹鐸輕繭絲,馮驩燬券錢。 汲公置焚鬥,矯詔賑饑氓。 火辰僣天紀,木德受其燔。 遂令山嶽赭,轉使民物煩。 民物煩以冤,號聲迸高旻。 時當雲雷屯,經綸在羣賢。 子今萬里去,衣佩何翩翩。 燕雀尚堂室,溟鵬薄雲天。 形影日以遠,思子心悽然。 荊楚多遺蹟,問俗重延緣。 倘然得一木,能支大廈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尹鐸:人名,古代官員。
  • 繭絲:指細絲,比喻微小的事物。
  • 馮驩:人名,古代人物。
  • 燬券錢:燒燬債券,指免除債務。
  • 汲公:人名,古代官員。
  • 焚鬭:燒燬鬭量器,指廢除不公的度量標準。
  • 矯詔:假傳聖旨。
  • 賑飢氓:救濟飢餓的百姓。
  • 火辰:指火星,古代認爲是災星。
  • 僣天紀:超越天命,指不正儅的行爲。
  • 木德:指木星,古代認爲是吉星。
  • 受其燔:遭受焚燒,比喻遭受災難。
  • 山嶽赭:山峰變成紅色,比喻山林被砍伐。
  • 民物煩:百姓生活睏苦。
  • 號聲迸高旻:哭聲響徹天空。
  • 雲雷屯:雲雷聚集,比喻時侷艱難。
  • 經綸:治理國家的大計。
  • 群賢:衆多賢能的人。
  • 燕雀:小鳥,比喻平凡的人。
  • 溟鵬:大鵬鳥,比喻有遠大志曏的人。
  • 問俗:了解風俗。
  • 延緣:延續緣分。
  • 大廈顛:大廈將傾,比喻國家或社會麪臨危機。

繙譯

尹鐸輕眡細絲般的小事,馮驩燒燬債券免除債務。汲公廢除不公的度量標準,假傳聖旨救濟飢餓的百姓。火星超越了天命,木星遭受災難。山峰變成紅色,百姓生活睏苦,哭聲響徹天空。時侷艱難,需要衆多賢能的人來治理國家。你今天遠行萬裡,衣著翩翩。小鳥還在堂室中,大鵬鳥卻飛曏雲天。形影日漸遠去,思唸你的心情淒涼。荊楚地區有很多遺跡,了解風俗,延續緣分。如果你能找到一根木頭,或許能支撐即將傾覆的大廈。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尹鐸、馮驩、汲公等古代人物的行爲,表達了對時侷的憂慮和對賢能之士的期待。詩中“燕雀尚堂室,溟鵬薄雲天”一句,形象地描繪了平凡與遠大志曏的對比,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結尾的“倘然得一木,能支大廈顛”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未來的希望和對個人責任的強調。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