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日以神告卜得青霞洞
朱明與青霞,相比爲近僯。
蝦蟆噓其氣,兩洞生晴雲。
青霞朱明後,朱明青霞前。
前後一間耳,山脊雲平分。
天地不愛寶,多藏遺斯人。
貪固人所鄙,貪山未爲愆。
讓固爲美德,讓之恐逆天。
乃闢通雲路,乃開見日軒。
行館落天華,天廚引天泉。
再拜謝神貺,吾茲畢吾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朱明:指太陽。
- 青霞:指清晨的霞光。
- 近僯:相近,接近。
- 蝦蟆:指蟾蜍,傳說中能吐氣成雲的動物。
- 愆:過錯。
- 逆天:違背天意。
- 天華:指天上的花朵,比喻美景。
- 天廚:指天上的廚房,比喻美食。
- 神貺:神的恩賜。
翻譯
太陽與清晨的霞光,彼此相鄰相近。 蟾蜍吐出氣息,兩洞中生出晴朗的雲。 青霞在朱明之後,朱明在青霞之前。 前後僅一線之隔,山脊上的雲平分秋色。 天地不愛惜寶物,多藏留給這人。 貪婪固然爲人所鄙視,但貪戀山景不算過錯。 謙讓固然是美德,但過分謙讓恐怕違背天意。 於是開闢通向雲端的路,於是打開看見日光的窗。 行館中落下天上的花朵,天廚中引來天上的泉水。 再次拜謝神的恩賜,我在此結束我的歲月。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生活的感慨。詩中,「朱明」與「青霞」的對比,以及「蝦蟆噓其氣,兩洞生晴雲」的生動描繪,展現了清晨的美麗和神祕。後文通過對「貪山」與「讓之恐逆天」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對自然與道德的深刻理解。最後,通過對「天華」、「天廚」的描繪,以及對「神貺」的感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恩賜的珍視和對生活的滿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清遠黃一山大尹致政西歸 》 —— [ 明 ] 湛若水
- 《 飛雲頂次韻元默弟 》 —— [ 明 ] 湛若水
- 《 往卜鄰驛山間四絕句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吳北川學士召還翰林重脩大明會典 》 —— [ 明 ] 湛若水
- 《 官源五景爲洪侍御峻之五首洪鹿田 》 —— [ 明 ] 湛若水
- 《 贈陳生遴得解還姑蘇因賀其尊府大司成葦川 》 —— [ 明 ] 湛若水
- 《 金陵後八詠 》 —— [ 明 ] 湛若水
- 《 訪李鰲峯別駕於西臺遍觀勝景樂而有作六首見日亭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