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氣:指春天的溫暖氣息。
- 管律:古代用來測定音律的竹管,這裏指春天的到來。
- 百蟲:各種昆蟲。
- 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着春天的開始,昆蟲開始活動。
- 萌櫱:草木發芽。
- 亮匪石:比喻堅定不移。
- 墜井不復發:比喻一旦離去就不再回頭。
- 書札:書信。
- 天道:自然法則。
- 好還:指因果報應,善有善報。
- 言旋:歸來。
翻譯
春天的溫暖氣息隨着管律的音符迴歸,各種昆蟲在驚蟄時節被喚醒。 這些昆蟲尚且有情感,草木也都開始發芽生長。 你的心堅定如石,一旦離去就像墜入井中不再回頭。 三年來你遠遊在外,一去便無任何書信。 如果天道真的講究因果報應,你應該最終會歸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到來和萬物復甦的景象,同時表達了對遠方遊子的思念和期盼。詩中通過春天的陽氣、驚蟄、萌櫱等自然現象,寓意着生命的復甦和希望。後半部分則通過比喻和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達了對遊子堅定不移的心志和對其歸來的期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