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劉伶宅

· 曾棨
舊宅無人住,荒墟有路歧。 一生渾是醉,萬古復何悲。 白首銜杯處,青山荷鍤時。 最憐獨醒者,高冢亦累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劉伶:西晉時期的名士,以嗜酒聞名,與阮籍、嵇康等並稱「竹林七賢」。
  • 荒墟:荒廢的遺址。
  • 路歧:岔路,比喻人生的選擇或變遷。
  • 渾是:全都是。
  • 萬古:永恆的時間。
  • 荷鍤:扛着鐵鍬,這裏指劉伶生前常帶着酒和鐵鍬,表示醉死便埋的豁達態度。
  • 獨醒者:指那些在亂世中保持清醒,不隨波逐流的人。
  • 高冢:高大的墳墓,指那些生前顯赫的人的墓地。

翻譯

舊時的宅院已無人居住,荒廢的遺址上岔路縱橫。 他一生彷彿都在醉夢中度過,永恆的時光裏又有什麼值得悲傷? 回想起他白髮蒼蒼時舉杯暢飲的情景,還有他扛着鐵鍬在青山間的身影。 最讓人憐憫的是那些在亂世中保持清醒的人,他們的高大墳墓也一個接一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劉伶舊宅的荒涼景象,表達了對劉伶放達不羈生活的懷念,以及對人生無常、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一生渾是醉,萬古復何悲」展現了劉伶豁達的人生態度,而「最憐獨醒者,高冢亦累累」則對比了那些在亂世中努力保持清醒的人,他們的結局同樣令人唏噓。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看淡生死的哲理思考。

曾棨

曾棨

明江西永豐人,字子啓,號西墅。永樂二年進士。授修撰。與同年進士二十八人讀書文淵閣。善書法,工文章。與修《永樂大典》,進少詹事。館閣中自解縉、胡廣以後,諸大製作,多出其手。卒諡襄敏。有《西墅集》。 ► 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