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東山

瞻彼東山,巍巍南極。 我懷君子,于山之側。 有渰其雲,不雨而澤。 秪以淹望,永言思德。 將哦將思,陳侯是式。 誰其賦之,少師無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hān):仰望。
  • 巍巍:形容山的高大。
  • (yǎn):雲聚集的樣子。
  • (zhī):只,僅僅。
  • 淹望:久久地期望。
  • 永言:長久地說。
  • (é):吟詠。
  • 陳侯:指陳姓的貴族或賢人。
  • 少師:古代官職名,此處可能指某位賢者或老師。
  • 無斁(yì):不懈怠,不厭倦。

翻譯

仰望那東山,它巍峨地聳立在南方之極。 我心中懷念着君子,他在山的旁邊。 雲層聚集,雖未下雨卻已潤澤。 只是因爲久久地期望,我長久地說着對他的思念。 將要吟詠,陳侯是我們的榜樣。 誰能賦詩表達這份情感?少師永不厭倦。

賞析

這首作品以東山爲背景,表達了對一位君子的深切懷念和敬仰。詩中「瞻彼東山,巍巍南極」描繪了東山的高大壯觀,象徵着君子的高尚品質。後文通過「有渰其雲,不雨而澤」等自然景象,隱喻君子雖不張揚卻能潤澤人心。結尾提到「陳侯」和「少師」,表明詩人希望以他們爲榜樣,不斷追求和傳承君子的美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君子精神的崇敬和追求。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