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居朱明洞館示洗奕倩秋官劉應言貳尹諸子
疇昔訪朱明,淩晨斯板築。
不謂四無鄰,山深又多木。
茲予入宅初,朋從宵秉燭。
就榻擁被吟,病憊欣自足。
自足夫何爲,我生得初服。
玉女峙北方,麻姑在西麓。
暇蟆岌南臨,呵禁護我屋。
東海洪濤舂,雞鳴觀日浴。
閒從素心人,時來道心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疇昔:從前,過去。
- 朱明:地名,此處指朱明洞館。
- 淩晨:清晨。
- 板築:古代建築方式,指用木板和泥土築牆。
- 宵秉燭:夜晚手持蠟燭。
- 就榻:靠近牀榻。
- 病憊:病重疲憊。
- 初服:初次穿上的衣服,比喻初次的體驗或狀態。
- 玉女:指美麗的女子,或指仙女。
- 麻姑:傳說中的仙女。
- 西麓:西邊的山腳。
- 暇蟆:即蟾蜍,此處可能指蟾蜍形狀的山石。
- 岌南臨:高聳地位於南邊。
- 呵禁:呵斥禁止,此處可能指山神或自然力量保護。
- 洪濤舂:波濤洶涌。
- 雞鳴:雞叫,常指黎明。
- 素心人:心地純潔的人。
- 道心曲:交流內心的感受。
翻譯
從前我探訪朱明洞館,清晨開始築牆建屋。沒想到四周竟無鄰居,山深林密,孤寂無伴。這次我初次入住,朋友們夜晚手持蠟燭來訪。我靠近牀榻,裹着被子吟詩,儘管病重疲憊,但內心感到欣慰。這種滿足是爲何呢?因爲我得以體驗初次的自由。美麗的玉女矗立在北方,仙女麻姑在西邊的山腳。蟾蜍形狀的山石高聳在南邊,彷彿有力量保護我的屋子。東海的波濤洶涌,雞鳴時分,我觀賞日出。閒暇之餘,我與心地純潔的朋友們交流內心的感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湛若水在朱明洞館的初居體驗,通過清晨築牆、夜晚友訪、病中吟詩等場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珍視。詩中「玉女」、「麻姑」等仙女形象,以及「暇蟆」、「洪濤」等自然元素,增添了詩意的神祕和壯闊。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友情的讚美,表達了對簡單生活的嚮往和對內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