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峯山

萬里歷危途,芙蓉是小歇。 幸逢地主賢,庶燕開漻泬。 拍手儀鳳來,高歌韶石裂。 九魚人饌筵,兩溪尊俎列。 樂矣忘主賓,天籟天際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漻泬(liáo jué):形容水清澈空曠。
  • 儀鳳:指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
  • 韶石:古代樂器,這裡指音樂。
  • 饌筵(zhuàn yán):宴蓆。
  • 尊俎(zūn zǔ):古代盛酒肉的器皿,這裡指宴蓆上的酒肉。
  • 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鳴等。

繙譯

歷經萬裡,穿越危險的道路,終於在芙蓉山找到了短暫的休息。 幸運地遇到了賢良的主人,得以在清澈的水邊享受片刻的甯靜。 我們拍手歡迎鳳凰的到來,高聲歌唱,音樂響徹雲霄。 九種魚類擺滿了宴蓆,兩條谿流旁擺滿了酒肉。 快樂得忘記了主賓之分,自然的聲音在天空廻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艱辛與偶遇的喜悅。詩人通過“萬裡歷危途”展現了旅途的艱難,而“幸逢地主賢”則表達了偶遇賢良主人的喜悅。詩中“拍手儀鳳來,高歌韶石裂”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宴會的歡樂氣氛,而“樂矣忘主賓,天籟天際發”則傳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意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贊美。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