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聖王:指賢明的君主。
- 民利:民衆的利益。
- 太藏:極大的寶藏。
- 鹽鐵:指鹽業和鐵業,古代重要的經濟來源。
- 竭:耗盡。
- 山海:比喻資源豐富的地方。
- 輝光:光彩,比喻繁榮昌盛。
- 長者:年高德劭的人。
- 憾:遺憾。
- 弘羊:指西漢時期的桑弘羊,主張鹽鐵官營。
- 柱史:古代官名,這裏指侍御史,即周侍御。
- 斡旋:調解,處理。
- 勇決:勇敢果斷。
- 義利:道義和利益。
- 治平:治理國家,使之太平。
- 章:奏章,指上書建議。
翻譯
賢明的君主關心民衆的利益,將天下視爲極大的寶藏。鹽業和鐵業耗盡了山海的資源,使得這些資源豐富的地方失去了繁榮的光彩。這使得那些年高德劭的人,千百年來都對桑弘羊的政策感到遺憾。侍御史懷有忠義之心,調解處理事務豈能沒有方法。他勇敢果斷地處理道義和利益的問題,上書建議治理國家,使之太平。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明代湛若水對當時鹽鐵政策的看法。他認爲過度開發鹽鐵資源,雖然短期內可以增加國家收入,但長期來看會損害國家的根本利益,使山海資源枯竭,失去光彩。詩中對桑弘羊的批評,體現了作者對歷史人物的深刻反思。同時,作者讚揚了周侍御的忠義和處理事務的能力,表達了對賢能之士的期待和對國家治理的關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國家和民衆利益的深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