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安福鄉進士周君得之所問八條後賦此

翩翩安成子,問我八條目。 吾方欲無言,言中不如默。 默識不識前,萬里一處足。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翩翩:形容風度或文采的優美。
  • 安成子:人名,可能是指安福鄉的周君。
  • 八條目:具體內容未詳,可能指某種問題的八個方面或要點。
  • 無言:沒有言語,沉默。
  • 默識:默默地記住或理解。
  • 萬里一處足:比喻心境開闊,不受外界限制,只需一處即可滿足。

翻譯

風度翩翩的安成子,向我詢問關於「八條目」的問題。 我本想保持沉默,因爲言語表達不如沉默來得深刻。 默默地理解和記住,不需要言語來證明,心境開闊,萬里之內只需一處便已足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於言語與沉默的思考。湛若水通過與安成子的對話,展現了自己傾向於沉默而非多言的態度。他認爲,真正的理解和領悟不需要通過言語來傳達,而是通過內心的默識和體悟。最後一句「萬里一處足」更是強調了內心的滿足和寧靜,不受外界的干擾和限制。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內心世界的追求和對於言語的超越。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