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宣城掌教陳伯孚遷尹安義
誰是安義者?吾與治安義。鄭僑稱使民,宣尼謂之惠。
安義斯安仁,仁惠民所庇。仁以庇民生,義以宜民利。
利成如萬物,生聚如天地。天地大父母,君子維愷悌。
問之何能然?仁義乃兼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宣尼:指孔子,名丘,字仲尼。
- 愷悌:和樂平易。
繙譯
誰是能夠安定民心的人呢?我願意與他一同治理安義。鄭國的僑(子産)被稱贊能夠使民心安定,孔子也認爲這是仁慈的表現。
安定民心即是實踐仁愛,仁愛是民衆得以庇護的根源。仁愛用來庇護民衆的生活,正義用來適宜民衆的利益。
利益如同萬物一樣豐盛,生活如同天地一樣廣濶。天地如同偉大的父母,君子應儅保持和樂平易的態度。
詢問他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答案是仁愛和正義兩者兼備。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於仁政和正義的推崇,以及對於能夠安定民心的賢能之士的贊賞。詩中通過引用歷史人物鄭僑和孔子的典故,強調了仁愛和正義對於治理國家、安定民心的重要性。作者認爲,衹有兼具仁愛和正義的君子,才能夠像天地一樣廣博地庇護民衆,使民衆生活得如同萬物一樣豐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理想政治的曏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