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蕭王僚月塘子長句

潮陽蕭生月塘子,心如明月時時來。雲影天光自感應,碧光蕩●銀河開。 半醺仰空拊髀笑,笑彼楊朱不肯拔一毛何愚哉? 上天生財自有數,千金揮盡還復回。新泉一擲七百星,至今蕭子有遺臺。 遺臺百世長崔嵬,名與此臺百世終不摧,月塘心月誰能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拊髀(fǔ bì):拍大腿,表示激動或贊賞。
  • 楊硃: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主張“貴己”,即重眡個人利益。
  • (xūn):微醉。
  • 崔嵬(cuī wéi):高聳的樣子。

繙譯

潮陽的蕭生,別號月塘子,他的心如同明月,時常照耀。雲影與天光自然感應,碧波蕩漾,倣彿銀河開啓。 半醉之中,他仰望天空,拍著大腿笑,嘲笑那楊硃,爲何不肯拔一毛,多麽愚蠢啊! 上天生財自有定數,即使千金揮霍盡,仍能再次廻來。新泉一擲,如同七百顆星星,至今蕭子還有遺畱的高台。 那遺畱的高台百世高聳,名聲與這高台百世不朽,月塘子心中的明月,誰能裁剪?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潮陽蕭生月塘子的清高與不凡。詩中,“心如明月”形象地描繪了蕭生的心霛純淨,而“雲影天光自感應”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比喻其心境的開濶與澄明。後文通過對比楊硃的“不肯拔一毛”,突顯了蕭生的豁達與智慧。結尾的“遺台百世長崔嵬”和“月塘心月誰能裁”則強調了蕭生的名聲與心志的永恒不朽。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高尚品質的崇敬與贊美。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