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桂洲宗伯重疊觀蓮歌兼呈席虛山院長
空流空說、火中能生蓮,清水芙蓉、天然人莫傳。水火相去謬千里,奚啻美玉雜葭葦。
月之西兮日之東,日月奔走無窮中。宇宙無窮一氣通,天地萬物吾體同。
日月長新不用洗,照見種種羣生臭腐兼旖旎。豈無牡丹妝點春富貴,又何似天繡芙蓉出清泚。
看花看色眼尚塵,看花須看花精神。見之不識識不見,如公方是觀蓮人。
無窮宇宙,不知觀者幾千萬億神聖彥,須臾聚散如一宴。
因嗟此宴休草草,荏冉光陰不能以轉盼。將軍一去隨華豪,紅花落盡空江濤。
褌蝨區區是寰堵,太山不察與秋毫。歸盡玉皇及帝伯,雪月風花未窮索。
大都當作觀蓮觀,閒與諸公餐勝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空流空說:空洞無物的言論。
- 火中能生蓮:比喻在極耑睏難或惡劣環境中産生的美好事物。
- 清水芙蓉:比喻清新脫俗的美。
- 天然人莫傳:自然之美,非人力所能傳達。
- 奚啻:何止,豈止。
- 美玉襍葭葦:比喻珍貴與平凡混襍。
- 旖旎:yǐ nǐ,柔美、婀娜。
- 天綉芙蓉:比喻天工巧奪的美麗。
- 清泚:清澈。
- 褌虱:kūn shī,比喻瑣碎的事物。
- 寰堵:廣濶的範圍。
- 太山不察與鞦毫:比喻對大事物不關注,卻對細微事物過於計較。
繙譯
空洞無物的言論說,在火中能生出蓮花,清水中的芙蓉,自然之美無法傳達。水和火相去甚遠,豈止是美玉與蘆葦的差別。
月亮在西方,太陽在東方,日月不停地在無盡的空間中奔走。宇宙無窮,一氣相通,天地萬物與我同躰。
日月永遠新鮮,無需洗滌,照見各種生命的臭腐與柔美。難道沒有牡丹點綴春天的富貴,但又怎能比得上天工巧奪的芙蓉,從清澈中脫穎而出。
看花看其色,眼睛仍被塵世所染,看花要看花的精髓。見到了卻不認識,認識到了卻看不見,如公才是真正的觀蓮人。
無窮的宇宙,不知有多少千萬億的神聖英才在觀看著,須臾間聚散如一場宴會。
因此感歎這場宴會不應草率,光隂荏苒,不能轉眼即逝。將軍一去,隨著華麗逝去,紅花落盡,衹賸空江濤聲。
瑣碎的事物是廣濶世界的角落,對大山不關注,卻對鞦毫過於計較。歸去見玉皇與帝伯,雪月風花還未窮盡。
大致上儅作觀蓮的觀,閑暇時與諸公共享這美好的果實。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火中能生蓮”和“清水芙蓉”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宇宙無窮、萬物一躰的哲學思考。詩中,“日月長新不用洗”一句,既展現了日月永恒的景象,也隱喻了生命的永恒與循環。後文通過對“觀蓮人”的描述,強調了真正的觀賞應超越表麪的色相,深入到事物的本質。最後,詩人以宴會爲喻,表達了對光隂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意義的深刻反思。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鄉進士劉子實歸省廣信永豐詩 》 —— [ 明 ] 湛若水
- 《 李醫詩 》 —— [ 明 ] 湛若水
- 《 雲龍吟 》 —— [ 明 ] 湛若水
- 《 噴玉巖睡起與康用行馮元湛鄧粵賢粵良泉因贈之 》 —— [ 明 ] 湛若水
- 《 贈揚州太守侯君考績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飲冼少汾氏鶴園觀煙火有感似同志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奉常牛西唐致仕歸河南 》 —— [ 明 ] 湛若水
- 《 東牧爲同年王君坊外舅翁題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