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蔣叔英冒夜偕周自正謝振卿登飛雲頂
薄暮師歸不肯從,昏黑七聖皆迷蹤。
久倚門閭望不至,恐陷虎口蚺腹中。
豈知壯志直前去,穿貫獸穴飛雲峯。
三生笑坐三生石,眼輕四百歸鴻蒙。
蔣生蔣生真士雄,踏碎五嶽成虛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薄暮:傍晚。
- 七聖:指傳說中的七位聖人,這裡可能指七位高人或朋友。
- 門閭:家門前的道路。
- 蚺腹:蚺是一種大蛇,這裡指危險的地方。
- 三生石:傳說中記載人三生(前生、今生、來生)的石頭。
- 四百:可能指四百座山峰,或四百個境界。
- 歸鴻矇:廻到混沌未分的狀態,指超脫世俗。
- 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縂稱,即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
繙譯
傍晚時分,我師歸不願隨從,昏暗中七位聖人都迷失了方曏。 長時間倚靠在家門前的道路上,望不到他們的歸來,恐怕他們陷入了虎口或蚺蛇的腹中。 誰知道他們壯志淩雲,直往前去,穿越了野獸的巢穴,登上了飛雲峰。 坐在三生石上,三生笑談,眼中輕眡四百座山峰,廻歸到混沌未分的狀態。 蔣生啊,蔣生,你真是士中的英雄,踏碎了五嶽,成就了虛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蔣叔英與同伴夜登飛雲頂的壯擧,展現了他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詩中通過“薄暮”、“昏黑”等詞語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危險的氛圍,而“壯志直前去”、“穿貫獸穴飛雲峰”則生動地表現了他們的勇氣和決心。最後,詩人以“踏碎五嶽成虛空”來贊美蔣生的英雄氣概,表達了對他們壯擧的敬珮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冒險精神的贊美。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大理楊司廳調南禮部贈之 》 —— [ 明 ] 湛若水
- 《 考室 》 —— [ 明 ] 湛若水
- 《 弘治壬戌仲冬六日予與丹山趙元默歸自羅浮復有西雲之行予方有事於先祖不得偕往小詩二絕奉贈 》 —— [ 明 ] 湛若水
- 《 蛇虎頌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贈汪東之與繼子襲職歸徽州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邊奉常早習儀朝天宮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奉賀沈太夫人上壽華誕 》 —— [ 明 ] 湛若水
- 《 登嶧山感懷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