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二李上白雲歌
李潯岡、黃門郎,文力可以扶九鼎,九鼎之重隻手扛。
李青霞、司馬嘉,詩文有如墮地駒,千里奔逸信手拿。
天關翁、病羸癃,奄奄氣息,教思無窮。自從一日得二子,意氣直上幹青空。
區區文字不足工,直欲與二子馳驟於千聖萬聖四通八達天衢中。
葛藤斬斷葫蘆纏,連袂跳入白雲頂上第一峯,回視薨薨如蠛蠓。
渴飲丹井九龍泉,飢採山上千歲鬆。達觀乎無始,究竟以無終,天地萬物歸玄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鼎:古代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比喻極重的事物。
- 幹青空:觸及青天,形容志向高遠。
- 天衢:天上的大道,比喻高遠的境界。
- 葛藤:比喻糾纏不清的事物。
- 葫蘆纏:比喻世俗的束縛。
- 薨薨:形容聲音嘈雜。
- 蠛蠓:音miè měng,一種小飛蟲,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丹井:傳說中仙人煉丹的井。
- 九龍泉:神話中的泉水,象徵仙境之水。
- 玄同:道家術語,指萬物歸一,與道合一。
翻譯
李潯岡,一位黃門郎,他的文筆之力足以支撐國家的重器,如同單手舉起九鼎那樣沉重。李青霞,司馬嘉,他們的詩文就像剛出生的馬駒,自由奔放,隨手可得。天關翁,雖然身體病弱,氣息奄奄,但他的教誨思想卻是無窮無盡。自從得到了這兩位弟子,他的意氣直衝雲霄。對於區區文字,他們不以爲足,只想與這兩位弟子一起馳騁在千聖萬聖四通八達的天道之中。斬斷糾纏的葛藤,擺脫世俗的葫蘆纏,攜手跳入白雲之巔的第一峯,回頭看那些嘈雜的聲音如同微不足道的蠛蠓。渴了就喝丹井中的九龍泉水,餓了就採摘山上的千年松果。以達觀的態度看待無始無終,天地萬物最終歸於玄同。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李潯岡和李青霞的才華與志向,通過比喻和誇張的手法,描繪了他們超凡脫俗的文學造詣和追求高遠的精神境界。詩中「九鼎之重隻手扛」和「詩文有如墮地駒」等句,形象生動地展現了他們的非凡才能。後文通過「葛藤斬斷葫蘆纏」等意象,表達了他們擺脫世俗束縛,追求精神自由的決心。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高潔志向和卓越才華的嚮往與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