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朝陵次世賢太史

二聖仙陵隔路岐,松林燈火夜差池。 中天絳闕長相峙,夾道蒼山晚更奇。 地迥易看星次轉,天寒不覺露華滋。 一年一度陪鴛侶,清廟無才續舊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二聖仙陵:指兩位聖人的陵墓。
  • 路岐:岔路,岔道。
  • 松林燈火:松樹林中的燈火。
  • 夜差池:夜晚的景象。
  • 中天絳闕:天空中的紅色宮闕,比喻天宮或皇宮。
  • 長相峙:長時間地對峙。
  • 夾道蒼山:道路兩旁的山。
  • 晚更奇:晚上更加顯得奇特。
  • 地迥:地勢高遠。
  • 星次轉:星辰的運行變化。
  • 天寒不覺露華滋:天氣寒冷,不知不覺中露水增多。
  • 陪鴛侶:陪伴伴侶。
  • 清廟:指祭祀先祖的廟宇。
  • 無才續舊詩:沒有才能繼續寫舊時的詩。

繙譯

兩位聖人的陵墓隔著岔路,松樹林中的燈火在夜晚顯得格外不同。天空中的紅色宮闕長時間對峙,道路兩旁的山在晚上更加顯得奇特。地勢高遠,容易觀察到星辰的運行變化,天氣寒冷,不知不覺中露水增多。一年一次陪伴伴侶,祭祀先祖的廟宇中,我沒有才能繼續寫舊時的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夜晚在陵墓附近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詩中“中天絳闕長相峙,夾道蒼山晚更奇”等句,展現了壯麗的自然風光和詩人深沉的情感。結尾的“清廟無才續舊詩”則透露出詩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自謙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