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丕禮:大禮,指重要的禮儀。
- 驛:古代的郵傳機構,也提供住宿。
- 忤(wǔ):違背,不順從。
- 蠻貊(mán mò):古代對南方和北方邊遠地區民族的稱呼。
- 篤敬:真誠而恭敬。
- 咄咄:形容詞,表示驚異或不滿。
- 札:古代寫字用的小木片。
- 惕然:形容詞,表示警覺、憂慮的樣子。
- 攬衣:整理衣服。
- 㵳泬(liáo jué):形容詞,形容水清澈見底。
- 空宇:空曠的宇宙,這裏指夜空。
- 三籟:指天籟、地籟、人籟,即自然界的聲音。
翻譯
在重要的禮儀之夜坐在驛站, 心中有所向往,卻因世俗的違背而屢次發怒。 如果蠻荒之地的人也能行此大禮, 真誠恭敬的功績尚有欠缺。 在虛無的館舍中悠然躺臥, 不滿地書寫着空白的木片。 警覺地深思,整理衣襟坐於清澈的水邊。 夜深了,空曠的宇宙變得澄澈, 天籟、地籟、人籟都已消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驛站夜坐時的內心世界。詩人表達了對世俗的不滿和對遠方禮儀的嚮往,同時反思了自己的行爲和態度。詩中「蠻貊苟可行,篤敬功尚缺」反映了詩人對於禮儀的重視,以及對自己行爲的嚴格要求。夜晚的寧靜和宇宙的澄澈,爲詩人的深思提供了一個寧靜的背景,體現了詩人對內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對自然的敬畏。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走筆偶贈省元唐子元殊 》 —— [ 明 ] 湛若水
- 《 戊子三月上巳同毛古庵黃門樑天壺長史周紀善諸生遊善權三洞 》 —— [ 明 ] 湛若水
- 《 病中次九山韻 》 —— [ 明 ] 湛若水
- 《 過十八灘 》 —— [ 明 ] 湛若水
- 《 鬆谷爲洪侍御峻之外舅胡君洪 》 —— [ 明 ] 湛若水
- 《 題西溪卷爲俞進士憲乃祖 》 —— [ 明 ] 湛若水
- 《 噴玉巖睡起與康用行馮元湛鄧粵賢粵良泉因贈之 》 —— [ 明 ] 湛若水
- 《 有懷南嶽之約作詩酬覺山侍御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