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澠池問路於叟叟指罷兵臺

青山四顧似環滁,千載荒城百戰餘。 問路罷兵臺下去,邑人能說藺相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澠池(miǎn chí):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澠池縣。
  • (sǒu):老人。
  • 罷兵台:地名,傳說中藺相如在此罷兵,故名。
  • 藺相如: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以智勇雙全著稱。

繙譯

青山環繞四周,宛如環抱著滁州, 這座荒廢的古城見証了千年的戰亂。 我在罷兵台下詢問道路, 儅地的居民能夠講述藺相如的故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過澠池時的所見所感,展現了歷史的滄桑與人物的傳奇。青山與荒城的對比,凸顯了時間的流逝與戰爭的殘酷。詢問罷兵台下的道路,不僅是對地理的探尋,更是對歷史的追憶。儅地居民對藺相如的敘述,增添了詩歌的歷史厚重感,也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

程本立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剛子。洪武中舉明經、秀才,授秦府引禮舍人,歷長史,受累謫雲南爲吏。洪武三十一年徵入翰林,預修《太祖實錄》,遷右僉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貶官,仍留纂修。《實錄》成,出爲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殺。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