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杪 (miǎo):樹梢。
- 三山:指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六代:指歷史上先後建都於南京的六個朝代,即東吳、東晉、宋、齊、梁、陳。
- 劫灰:佛教用語,指世界毀滅時燃燒後的灰燼,比喻過去的遺蹟。
翻譯
吳楚之地,千峯之上,樹木的梢頭盛開着花朵,曾經空蕩的鳳凰臺上,有鳳凰飛來。三山的秀美景色,古今不變,而六朝的繁華,卻已成過眼雲煙,化爲劫灰。
賞析
這首作品以鳳凰臺爲背景,通過對吳楚千峯、三山秀色與六代繁華的對比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千峯樹杪開」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象,而「臺空曾見鳳飛來」則暗含了對往昔輝煌的懷念。後兩句「三山秀色還今古,六代繁華幾劫灰」深刻反映了歷史的無常和人生的短暫,體現了詩人對世事滄桑的深刻洞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