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學士汝賢蒞事南京

吳兢良史最知聞,南去詞林職暫分。 白下山川堪寄傲,青坊冠冕惜離羣。 才高未許終淹驥,官冷何妨且售文。 曾向玉亭看舊刻,恨無清福可陪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兢:人名,唐代著名史學家。
  • 良史:優秀的史官。
  • 詞林:指文學界或文學作品的薈萃之地。
  • 白下:地名,今南京的別稱。
  • 青坊:指官署,這裏特指翰林院。
  • 冠冕:指官帽,比喻官職。
  • 淹驥:比喻有才能的人未能得到應有的重用。
  • 官冷:指官職不高或不受重視。
  • 售文:指以文才謀生或得到認可。
  • 玉亭:地名,可能指南京的某個地方。
  • 清福:指清閒安逸的生活。

翻譯

吳兢是著名的史學家,你的名聲已經廣爲人知,現在你要去南京,暫時離開文學的薈萃之地。南京的山川美景足以讓你自豪,但在翰林院這樣高官雲集的地方,你卻要離開同伴,感到惋惜。你的才華橫溢,不應該被埋沒,即使官職不高,你的文才依然可以得到認可。我曾在玉亭看過你的舊作,遺憾的是沒有清閒安逸的生活可以陪伴你。

賞析

這首詩是程敏政送別吳學士前往南京任職時所作。詩中,程敏政讚揚了吳學士的史學才華和文學造詣,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不捨。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吳學士未來仕途的期望,希望他的才華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和認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文學事業的共同追求。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