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盧唐憲入羅浮

去年勾漏過寒食,今日羅浮亦暮春。 滿地鬆苓何歲月,諸天宮闕自金銀。 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煙深失羽人。 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長照水粼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勾漏:地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寒食的習俗。
  • 羅浮:山名,在今廣東省,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 松苓:松樹下的茯苓,一種葯用菌類。
  • 諸天:彿教用語,指天界或神界。
  • 宮闕:宮殿,這裡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金銀:指神仙宮殿的華麗。
  • 仙令:指仙人的命令或仙境。
  • 符竹:指道士用的符籙和竹簡。
  • 羽人:指仙人,因傳說中仙人有羽翼而得名。
  • 豫章:古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帶。
  • 水粼粼:水波光粼粼的樣子。

繙譯

去年在勾漏過了寒食節,今日又來到羅浮山已是暮春時節。 滿地的松苓見証了多少嵗月,天界的宮殿自是金銀璀璨。 仙境的草色碧綠,卻難覔仙人的蹤跡,道士的符竹在菸霧中也難以尋覔羽人的身影。 唯有豫章祠下的月光,清冷的光煇長照著波光粼粼的水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遊歷羅浮山的所見所感,通過對勾漏、羅浮、松苓、諸天宮闕等意象的描繪,展現了仙境的神秘與遙遠。詩中“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菸深失羽人”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曏往與尋覔,而“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長照水粼粼”則以月光照水,寄托了詩人對清靜之境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曏往和對現實的超脫。

曾仕鑑

曾仕鑑,字明吾,一字人倩。南海人。明神宗萬曆十三年(一五八五)舉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內閣中書,歷官戶部主事。時值倭寇入侵,趙文懿延仕鑑畫策。仕鑑著《兵略》上之,宋經略應昌得之,疏請加仕鑑職銜。仕鑑官侍從,尤留意民瘼,錦衣千戶韋夢麒請採珠,仕鑑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會差趲南直隸白糧,乘便南還,遂不復出。有《慶曆》、《公車》、《洞庭》、《羅浮》、《和杜》諸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九有傳。 ► 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