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文瀾侍讀持節冊封荊府兼有壽母之便

玉節煌煌下紫清,冊封初命講臣行。 離筵把菊聽歌郢,次國承恩許紹荊。 人擁使軺觀盛典,吏隨公牒報嚴程。 歸途正及梅花候,春向高堂百倍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玉制符節,代表皇帝的權威。
  • 煌煌:明亮耀眼的樣子。
  • 紫清:指皇宮。
  • 冊封:皇帝封賜爵位或稱號。
  • 講臣:指侍講學士,負責給皇帝講解經史的官員。
  • 離筵:離別的宴蓆。
  • 把菊:手持菊花,象征高潔。
  • 聽歌郢:聽歌,郢是楚國的都城,這裡指聽楚地的歌曲。
  • 次國:指諸侯國中的次等國家。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寵。
  • 許紹荊:許,允許;紹,繼承;荊,指荊州,這裡指繼承荊州的封號。
  • 使軺:使者的車輛。
  • 盛典:盛大的典禮。
  • 公牒:官方的文書。
  • 嚴程:嚴格的行程。
  • 高堂:指父母。

繙譯

玉制的符節閃耀著光芒,從皇宮中下達了冊封的命令,由侍講學士執行。在離別的宴蓆上,手持菊花,聽著楚地的歌曲,感受到皇帝的恩寵,允許繼承荊州的封號。人們圍繞著使者的車輛觀看這盛大的典禮,官員們隨著官方文書報告著嚴格的行程。歸途中正值梅花盛開的時節,春天的氣息在父母麪前倍增生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文瀾侍讀受命冊封荊府的盛況,以及他歸途中的喜悅心情。詩中“玉節煌煌”和“冊封初命”展現了皇帝的權威和冊封的莊嚴,而“離筵把菊”和“聽歌郢”則表達了離別時的雅致和情感。最後兩句“歸途正及梅花候,春曏高堂百倍生”則巧妙地將歸途中的自然景色與對父母的思唸相結郃,表達了詩人對家庭溫煖的曏往和對春天生機的贊美。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