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靈鼓瑟辭

· 童軒
若有人兮江之中。竹蕭蕭兮水溶溶。鷓鴣啼兮欲雨,猿狖嘯兮生風。 翩靈旗兮來下雲,和作兮三終。望九疑兮煙濛濛。 聲泠泠兮意何窮。渺翠華兮何許,獨江上兮青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湘靈:湘水之神。
  • 鼓瑟:彈奏瑟這種樂器。
  • 竹蕭蕭:形容風吹竹葉的聲音。
  • 水溶溶:形容水流動的樣子。
  • 鷓鴣:一種鳥,啼聲悽切。
  • (yòu):長尾猿。
  • :形容輕盈飄動。
  • 靈旗:祭祀時用的旗子。
  • 雲和:古代瑟的一種。
  • 三終:指樂曲演奏完畢。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內。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聲音清脆。
  • 翠華:指皇帝的儀仗。

翻譯

彷彿有人在江水之中,風吹竹葉聲蕭蕭,水流溶溶。鷓鴣啼叫預示着雨的到來,猿猴長嘯帶來陣陣風聲。 輕盈的靈旗從雲端飄落,雲和瑟聲演奏完畢。遙望九疑山,煙霧朦朧。 清脆的瑟聲意蘊無窮。翠華儀仗在何處,只留下江上的青翠山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湘水之神的神祕與江山的壯美。通過「竹蕭蕭」、「水溶溶」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幽靜而深遠的意境。鷓鴣與猿狖的啼叫,增添了山林的野趣與神祕感。湘靈鼓瑟的場景,以「聲泠泠」形容瑟聲的清脆悠揚,表達了音樂的無窮魅力。結尾處的「翠華何許,獨江上兮青峯」,則抒發了對遠去皇權的懷念與江山依舊的感慨。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