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輓詩
入山取椑隨,爲待終焉翁。
翁年八十一,三萬化日中。
即盡亦已足,無復芥心胸。
昨閉煙霞關,慳不與人同。
今歸天堂土,骨肉等蒿蓬。
譭譽滿天下,同時併成空。
但恨在生時,所志末由從。
爲子未盡孝,爲臣未盡忠。
致君本無術,爲民沒成功。
毀方愧瓦合,直行悲途窮。
今則誓長往,聚散大化工。
天道尚去來,人理有始終。
何哉失聲哭,慮師迷去蹤。
賢者或築室,送客各西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椑(bēi):棺材。
- 終焉翁:指即將去世的老人。
- 化日:指人生的日子。
- 芥心胸:指心中的煩惱和牽掛。
- 煙霞關:比喻塵世的紛擾。
- 慳(qiān):吝嗇,不願與人分享。
- 蒿蓬:指野草,比喻人的身體死後化爲塵土。
- 譭譽:詆譭和讚譽。
- 芥:小草,比喻微小的東西。
- 致君:輔佐君主。
- 毀方:指自毀形象。
- 瓦合:指與普通人無異。
- 直行:正直的行爲。
- 途窮:指無路可走。
- 聚散:指人生的離合。
- 大化工:指自然的變化。
- 天道:自然的規律。
- 人理:人間的道理。
- 失聲哭:無法控制地哭泣。
- 迷去蹤:迷失方向。
翻譯
我進山取了棺材,爲了等待即將去世的老人。老人的年紀已經八十一歲,度過了三萬個人生的日子。即使生命結束也已經足夠,不再有任何的煩惱和牽掛。昨天我關閉了塵世的紛擾,不願與人分享。今天我歸於塵土,骨肉化爲野草。詆譭和讚譽遍佈天下,但最終都化爲空無。只遺憾在生時,我的志向未能實現。作爲兒子未能盡孝,作爲臣子未能盡忠。輔佐君主沒有技巧,爲民服務沒有成功。自毀形象愧對普通人,正直的行爲卻讓我無路可走。現在我發誓要長久地離去,人生的離合是自然的變化。天道尚且有去有來,人間的道理也有始有終。爲何我會無法控制地哭泣,擔心迷失方向。賢者或許會建屋,送別客人各自西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終結的坦然接受和對生前未竟志向的遺憾。通過對比塵世的紛擾與歸於塵土的寧靜,作者展現了對生死的深刻理解。詩中「譭譽滿天下,同時併成空」一句,揭示了名譽的虛無,而「但恨在生時,所志末由從」則流露出對未實現理想的遺憾。最後,作者以天道人理的循環往復,表達了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和對未來的迷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明代文人對生死、名譽和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