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四犯送廿子明還豫章

· 俞彥
歌罷尊空,奈陌上驪駒,又自催早。握手河梁,極目水天綿邈。孤客荏冉征途,淚染斷腸芳草。笑年年、季子裘敝,惟有舌存未老。 暮雲春樹江東道。任王孫、去來諳飽。中原漫道稀麟鳳,故把劉寶惱。尋想翠幄夜闌,醉夢裏、狂情杳眇。更甚時,並轡油壁,殢人嬌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犯:指馬匹奔跑時的姿態。
豫章:古地名,今江西南昌。
驪駒:指一種黑色的良駒。
荏冉:形容行走緩慢。
裘:古代的一種皮質外衣。
翠幄:翠綠的帳幕。
闌:夜晚。
殢:指美女。

翻譯

歌唱結束,酒杯空了,只見遠處一匹黑色的良駒,自己又催促着它早點前行。握緊繮繩,眺望着水天交接的遼闊。孤身旅客在漫長的征途上,眼淚染溼了斷腸的芳草。笑着說,年復年,季子的皮袍已經破舊,只有舌頭還保持着年輕。
夕陽西下,春樹嫩綠,江東的道路上。隨意往來的王孫,對這條路已經熟悉到了飽和。中原大地上稀少了傳說中的麒麟鳳凰,只剩下了劉寶的煩惱。回想起翠綠的帳幕在夜晚搖曳,酒醉中的狂熱和遙遠。更何況此時,馬繮在手,美人在懷,殢人的嬌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孤獨旅行者在征途中的心情。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展現了旅途中的孤寂和迷茫,以及對過往歲月的回憶和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滄桑和歲月流逝的感慨,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俞彥

俞彥,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前後在世。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歷官光祿寺少卿。彥長於詞,尤工小令,以淡雅見稱。詞集今失傳,僅見於各種選本中。 ► 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