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過樑山濼

· 胡翰
日落梁山西,遙望壽張邑。 洮河帶濼水,百里無原隰。 葭菼參差交,舟楫窅窈入。 劃若厚土裂,中含元氣溼。 浩蕩無端倪,飄風向帆集。 野闊天正昏,過客如鳥急。 往時冠帶地,孰踵萑蒲習。 肆噬劇跳梁,潛謀固壞蟄。 古云萃淵藪,豈不增怏悒。 蛙鳴夜未休,農事春告及。 渺焉江上懷,起向月中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梁山濼(liáng shān luò):古地名,位於今天水西南,洮河流經其中。 壽張邑(shòu zhāng yì):古地名,今甘肅省永昌縣。 洮河(táo hé):古稱洮水,是黃河的支流之一。 濼水(luò shuǐ):指梁山濼中的水。 葭菼(jiā rǎn):蘆葦和蒲草。 舟楫(zhōu jí):船和槳。 厚土(hòu tǔ):指泥土。 元氣(yuán qì):指自然界的氣息。 怏悒(yàng yì):憂愁不安的樣子。 踵萑蒲(zhǒng suī pú):指踏着蘆葦和蒲草。 肆噬(sì shì):放肆嬉戲。 跳梁(tiào liáng):指在樑上跳躍。 壞蟄(huài zhé):蟄伏不動。 萃淵藪(cuì yuān sǒu):聚集在深水和淺水之間。 怏悒(yàng yì):憂愁不安的樣子。

翻譯

夜幕降臨在梁山西邊,遠眺壽張邑。 洮河帶着濼水流淌,百里間沒有原野和水潭。 蘆葦和蒲草交錯生長,船隻在其中穿行。 劃過像是切開厚實的土地,其中蘊含着潮溼的元氣。 浩蕩的景象無法捉摸,微風吹向帆船聚集。 廣袤的原野天空漸漸昏暗,路過的行人匆匆如鳥飛。 往昔這裏是貴族們的領地,誰曾在這裏踏着蘆葦和蒲草。 放肆嬉戲跳躍在樑上,潛伏着陰謀固守在蟄伏中。 古人說聚集在深水和淺水之間,難免增添憂愁不安的樣子。 蛙鳴聲不停,夜晚還未休息,春天的農事已經開始。 在江邊遠眺,站立在月光之中。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夜晚梁山濼的景色,通過描寫洮河、濼水、蘆葦、船隻等元素,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神祕的畫面。詩人運用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使得讀者彷彿置身於詩中所描繪的場景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神祕。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

胡翰

元末明初金華人,字仲申。從吳師道、吳萊學。有文名。元末避地南華山,著書自適。朱元璋克金華,召見。後以薦授衢州教授。洪武初預修《元史》,書成,受賚歸。有《春秋集義》、《胡仲子集》、《長山先生集》。 ► 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