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曲四首

玉衡低戶夜無聲,月色籠寒照不明。 燈火漸催迎早歲,綠窗愁殺近啼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衡(yù héng):古代指北鬭七星中的一顆星,也用來指代北鬭星宿。
  • 籠寒(lǒng hán):籠罩寒冷。
  • 照不明:照耀得不明亮。
  • 愁殺:因憂愁而感到窒息。

繙譯

在寒冷的夜晚,北鬭星低垂在房簷之下,夜晚靜悄悄,沒有一絲聲響。月色籠罩著寒冷,卻照耀得竝不明亮。燈火漸漸催促著新的一年的到來,綠窗外的憂愁幾乎要把近在眼前的啼鶯憋死。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愁。玉衡低垂,月色昏暗,燈火催促著時間的流逝,而窗外的啼鶯似乎也感受到了詩人的憂愁。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感慨。

皇甫涍

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安,號少玄。皇甫錄次子。嘉靖十一年進士,初授工部主事,改禮部,官至浙江按察僉事。好學工詩,與兄皇甫衝、弟皇甫汸、皇甫濂稱皇甫四傑。自負才俊,多忤物。有《皇甫少玄集》。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