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餘春慢老伎

· 俞彥
是月常虧,逢花偏悴,奈可無情烏兔。成陰綠葉,子滿枝頭,誰遣朅來遲暮。聞道尋春有期,絲柳才黃,乳桃含素。怕多時、前日秋娘庭戶,蝶迷蜂誤。 思往事、天樣風情,萍蹤漚聚,曾把蛾眉招妒。琵琶寫怨,若個青衫,縱有淚痕難賦。閒撫合歡繡衾,撏損鳳鴛,消殘鴛鶩。古和今、豪富紅顏長在,水應西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餘:我,指詩人自己。春慢:春天慢慢地過去。老伎:老態,指老態龍鍾。

翻譯

我感嘆自己在春天慢慢變老,這個月份常常感到短缺,看到花兒也顯得有些凋謝,但這是無法改變的事情。樹葉變得翠綠,枝頭掛滿果實,誰能讓時間慢下來呢。聽說尋找春天的日子已經確定,嫩綠的柳樹剛剛發芽,乳白色的桃花含苞待放。可惜有些時候,前幾天秋娘在庭院裏,蝴蝶誤入花叢,蜜蜂也迷失了方向。

回想往事,像天上的風情,像漂泊的萍蹤,曾經引來別人的妒忌。彈着琵琶吟怨,像一個穿着青色衣裳的女子,即使有淚痕也難以述說。閒暇時撫摸着合歡繡被,損壞了鳳凰和鴛鴦的圖案,消磨了鴛鴦和鶩鴨的顏色。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富貴和美麗的女子總是存在,但時光卻不會停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自身老去的感慨,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象和自身的感受,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年華易逝的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值得細細品味。

俞彥

俞彥,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前後在世。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歷官光祿寺少卿。彥長於詞,尤工小令,以淡雅見稱。詞集今失傳,僅見於各種選本中。 ► 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