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堤行

太平門外古崇堤,嘉樹扶疏夾路垂。 負郭盡爲芳草地,沿湖直繞白雲司。 當時王貢總仙才,況是承恩北闕來。 御史府中烏半宿,尚書門下騎雙回。 青山幾度朝陵節,玄水曾流韍洛杯。 鳴珂再過平沙道,問舍多爲後來少。 已看奏賦甘泉宮,每憶傳詩臨海嶠。 驚心歲序易經春,舉目湖山宛自新。 含香不睹遊蘭客,息影徒逢愛樹人。 由來聚散皆無定,欲寄相思那可因。
拼音

所属合集

#堤岸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太平門:古代長安城南門之一,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城南。
負郭:指背靠城郭。
白雲司:地名,古代長安城西南。
王貢:指朝廷派遣的使臣。
北闕:指朝廷。
御史府:古代官署名,負責監察官員。
尚書:古代官名,負責文書處理。
青山:指青色的山。
朝陵:指朝拜陵墓。
玄水:指黑色的水。
韍洛:地名,古代長安城東南。
鳴珂:古代樂器名。
甘泉宮:古代宮殿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臨海嶠:地名,古代長安城東北。

翻譯

太平門外有一條古老的堤岸,堤岸上長滿了茂盛的樹木,路旁垂下。負着城牆的一側都變成了芳草地,沿着湖水一直繞過白雲司。當時朝廷派遣的使臣都是仙才,更何況是受到朝廷恩寵而來到北闕的人。在御史府中,烏鴉半夜還在叫,尚書門下的人騎着馬來回巡邏。青山幾度見到朝拜陵墓的儀式,玄水曾經流過韍洛的地方。鳴珂再次經過平沙的道路,問路邊的住所爲何有時多有時少。已經看過奏賦的甘泉宮,每每想起傳詩的臨海嶠。心中驚歎歲月易逝,擡頭看見湖山景色宛如嶄新。含着芬芳卻看不到遊蕩的蘭客,靜靜地站在愛樹下的人。聚散之間皆無定數,想寄託相思卻無從着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古代長安城外太平門附近的景象,通過描述堤岸、樹木、湖水等自然景物,展現了當時的寧靜祥和。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地名和官職名,展現了當時朝廷使臣的風采和官員的生活狀態。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事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人事無常的感慨,以及對相思之情的無奈和無力。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展現了古代詩人對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皇甫汸

皇甫汸

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循,號百泉。皇甫錄第三子。嘉靖八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雲南僉事,以計典論黜。好聲色狎遊。工詩,尤精書法。有《百泉子緒論》、《解頤新語》、《皇甫司勳集》。 ► 1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