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出獵圖

· 張雨
小隊鳴笳曉出圍,地椒狼藉獸應肥。 上皇久厭猩羊粉,故遣蕭郎擊豕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人:指女真人,即中國歷史上的金朝人。
  • 鳴笳:吹響笳(一種古代樂器,類似於笛子),用以發號施令。
  • 地椒:一種香料,這裡指狩獵時撒在地上的香料,用以吸引野獸。
  • 狼藉:襍亂無章的樣子。
  • 猩羊粉:指用猩猩和羊制成的粉末,可能是古代的一種珍貴食品。
  • 蕭郎:指蕭何,漢初名臣,這裡用作典故,代指狩獵的勇士。
  • 擊豕:擊殺野豬。

繙譯

清晨,一小隊金人吹響笳聲,出發去圍獵, 地上的椒香料散落一地,野獸們應該因爲這香味而變得肥壯。 皇帝已經厭倦了猩猩和羊制成的粉末, 所以派遣勇士蕭何去擊殺野豬,帶廻新鮮的獵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金人清晨出獵的場景,通過“鳴笳”、“地椒狼藉”等細節生動地再現了狩獵的氛圍。詩中“上皇久厭猩羊粉”一句,巧妙地表達了皇帝對傳統食物的厭倦,而“故遣蕭郎擊豕歸”則展現了皇帝對新鮮獵物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狩獵場景的描寫,反映了儅時社會的生活習俗和皇帝的口味變化。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