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冢

· 張雨
鶴壽千年定有無,羽衣蟬蛻雪模糊。 樵人與裹玄黃帔,少保親傳粉墨圖。 坯土未乾青草短,三山何在白雲孤。 夜寒蕙帳應岑寂,初向華嵩覓鳳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鶴冢:指埋葬鶴的地方。
  • 羽衣:指鶴的羽毛。
  • 蟬蛻:蟬的幼蟲變爲成蟲時蛻下的殼,比喻死亡或消失。
  • 玄黃帔:黑色的披肩,這裏指用來包裹鶴的布。
  • 少保:古代官職名,這裏可能指某位官員或文人。
  • 粉墨圖:用粉和墨繪製的圖畫,這裏可能指描繪鶴的畫。
  • 坯土:未完全乾燥的泥土。
  • 三山:神話中的仙山,這裏指遙遠或難以尋覓的地方。
  • 蕙帳:用蕙草編織的帳篷,這裏指清雅的居所。
  • 華嵩:指華山和嵩山,這裏泛指高山。
  • 鳳雛:幼小的鳳凰,比喻有才華的年輕人。

翻譯

鶴的壽命是否真能千年,其羽毛如同蟬蛻般模糊不清。 樵夫用玄黃色的披肩包裹着它,少保親自傳授如何繪製粉墨圖。 泥土尚未乾燥,青草已短,三山仙境何處尋覓? 夜深人靜,蕙帳中應感到孤寂,我正向華山和嵩山尋覓那鳳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鶴的描繪,表達了對生命無常和仙境難尋的感慨。詩中「鶴壽千年定有無」一句,既是對鶴長壽傳說的質疑,也隱含了對人生短暫的思考。後文通過樵夫、少保等人物與鶴的互動,進一步以寓言的形式探討了生命的價值與藝術的傳承。結尾處的「蕙帳」與「鳳雛」則寄託了對清雅生活和未來希望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張雨對生命哲理的深刻洞察。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