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教授致仕還江東

積學今成老,遺榮不待年。 歸心彭蠡外,客思薊門前。 孤棹隨飛鳥,長河合暮蟬。 知幾誠可尚,忽別獨悽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積學:長期積累的學問。
  • 遺榮:放棄榮華富貴。
  • 歸心:歸家的念頭。
  • 彭蠡:即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
  • 客思:旅人的思緒。
  • 薊門: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帶。
  • 孤棹:孤獨的船槳,指孤舟。
  • 長河:指黃河。
  • 暮蟬:傍晚的蟬鳴。
  • 知幾:知道事情的微妙變化。
  • 悽然:悲傷的樣子。

翻譯

長期積累的學問如今已使他老成,放棄榮華富貴無需等待年老。 歸家的念頭飄向彭蠡湖之外,旅人的思緒卻停留在薊門之前。 孤獨的船槳隨着飛鳥遠去,長河上空迴盪着傍晚的蟬鳴。 知道事情的微妙變化實在值得推崇,但分別時卻感到格外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鄧教授致仕歸鄉的情景,通過「積學今成老」和「遺榮不待年」展現了他的學問深厚和淡泊名利。詩中「歸心彭蠡外,客思薊門前」巧妙地表達了歸鄉的渴望與對旅途的留戀。後兩句以孤舟、飛鳥、長河、暮蟬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孤寂而深遠的意境,表達了離別時的淒涼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深切感慨。

程鉅夫

程鉅夫

元郢州京山人,先世遷建昌,名文海,避武宗諱,以字行,號雪樓,又號遠齋。宋末,隨叔父建昌通判程飛卿降元,入爲質子,授千戶。世祖賞其識見,使入翰林,累遷集賢直學士。至元十九年,奏陳五事,又請興建國學,搜訪江南遺逸,參用南北之人。均被採納。二十四年,拜侍御史,行御史臺事,求賢江南,薦趙孟頫等二十餘人,皆得擢用。桑哥專政,鉅夫上疏極諫,幾遭殺害。大德間,歷江南湖北道肅政廉訪使。至大間,預修《成宗實錄》,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歷事四朝,爲時名臣。文章議論爲海內宗。卒諡文憲。有《雪樓集》。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