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慈利縣王孝廉過洞庭思親之作

· 張昱
洞庭波浪接青天,渺渺帆檣上計船。 萬里客程何日盡,一宵江月向人圓。 橋題駟馬名先至,風遇鴻毛勢沛然。 之子澧蘭歌最好,有人云夢澤南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渺渺:miǎo miǎo,形容水勢遼濶。
  • 帆檣:fān qiáng,指船帆和桅杆,這裡代指船衹。
  • 上計:古代官員或商人出外經商或赴任的行程。
  • 橋題駟馬:指在橋上題詩,駟馬高車,形容名聲顯赫。
  • 風遇鴻毛:比喻事物輕而易擧,勢如破竹。
  • 澧蘭:lǐ lán,澧水流域的蘭花,這裡指王孝廉的詩作。
  • 雲夢澤:古代大澤名,位於今湖北省境內,這裡泛指洞庭湖一帶。

繙譯

洞庭湖的波浪似乎與青天相連,遼濶的水麪上船衹如織,商旅的行程無盡頭。 不知遠行人的旅程何時能結束,今夜江上的月亮正圓,照耀著旅人。 在橋上題詩,名聲早已遠敭,如同輕風拂過鴻毛,勢不可擋。 王孝廉的詩作如澧水邊的蘭花,最爲動人,有人的詩篇來自雲夢澤的南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洞庭湖的壯濶景象,通過“洞庭波浪接青天”和“渺渺帆檣上計船”等句,展現了湖麪的遼濶與船衹的繁忙。詩中“萬裡客程何日盡”表達了旅途的漫長與歸期的遙遙無期,而“一宵江月曏人圓”則以月圓象征團圓,寄托了對家的思唸。後兩句贊美了王孝廉的詩才,將其比作澧蘭,形象生動。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贊賞和對親人的思唸之情。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