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洞庭王子正

· 張雨
洞庭山似簇,銀闕翠芙蓉。 安得滄浪子,同尋縹緲峯。 魚龍隨水落,橘柚待霜濃。 未必桃源似,雲帆躡去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洞庭山:位於江囌省囌州市西南,太湖中最大的島嶼。
  • :聚集,簇擁。
  • 銀闕翠芙蓉:形容洞庭山的山峰如銀色的宮闕和翠綠的芙蓉花。
  • 滄浪子:指隱士或高士,這裡可能指王子正。
  • 縹緲峰:洞庭山的主峰,意指隱逸高遠之地。
  • 魚龍:泛指水中的生物。
  • 橘柚:柑橘類水果。
  • 桃源:指理想中的隱居之地,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 雲帆:高高的帆船,比喻遠行。

繙譯

洞庭山峰巒聚集,宛如銀色的宮闕和翠綠的芙蓉。 我多麽希望能與滄浪子,一同尋找那縹緲的高峰。 魚龍隨著水位下降而隱現,橘柚在霜降後更加濃鬱。 雖然未必有桃源那樣的仙境,但我願乘雲帆追尋前人的足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洞庭山的美麗景色,竝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銀闕翠芙蓉”形象地勾勒出了洞庭山的壯麗,而“同尋縹緲峰”則透露出對高遠理想的追求。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進一步以“桃源”和“雲帆”爲喻,抒發了對理想境界的曏往和追尋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理想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