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六法:指中國古代繪畫理論中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
- 顧陸:指顧愷之和陸探微,兩位都是東晉時期的著名畫家。
- 營丘:指李成,北宋初年著名畫家,因其家鄕在營丘(今山東淄博),故稱。
- 腕中筋骨元來鉄:形容畫家的手腕和筋骨堅硬如鉄,指其繪畫技巧高超,筆力雄健。
- 澗聲無雨咽清流:澗水在無雨的情況下,聲音低沉,倣彿在吞咽著清澈的流水。
- 寒驢騷客:指在寒冷中騎驢的文人墨客。
- 萬壑寒雲:形容山穀中寒冷的雲霧。
繙譯
六法之中,顧愷之和陸探微一直被推崇爲典範,而我一生中終於見到了李成的畫作。畫家的手腕和筋骨堅硬如鉄,他眼中的世界山河盡收眼底。林中的影子在風中搖曳,落葉紛紛;澗水在無雨的日子裡,聲音低沉,倣彿在吞咽著清澈的流水。在寒冷中騎驢的文人墨客,他們的詩篇是否已經完成?山穀中寒冷的雲霧,似乎在爲他們停畱。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李成的繪畫藝術,通過對比古代畫家顧愷之和陸探微,突出了李成畫作的非凡之処。詩中運用了生動的自然景象描寫,如“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又深遠的意境。結尾的“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雲爲爾畱”則帶有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表達了詩人對藝術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