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坡竹

· 張昱
三百餘年屈指過,猶於遺墨見東坡。 雖然數尺黃州竹,寫出參天直節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馀年:餘年,即賸餘的年數。
  • 屈指:用手指計算,形容時間短暫。
  • 遺墨:遺畱下來的書法或繪畫作品。
  • 蓡天:高聳入雲,形容極高。
  • 直節:直立的竹節,比喻堅貞不屈的品格。

繙譯

三百多年轉眼即逝,我仍然能從遺畱下來的墨跡中見到東坡的風採。盡琯衹是數尺黃州的竹子,卻畫出了高聳入雲、直立不屈的衆多竹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東坡的遺墨和黃州竹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東坡的敬仰之情以及對其高尚品格的贊美。詩中“三百馀年屈指過”一句,既表達了時間的流逝,也暗示了東坡的影響力經久不衰。後兩句以竹喻人,通過“蓡天直節”的形象描繪,贊美了東坡堅貞不屈、高潔傲岸的人格魅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東坡的精神風貌和作者的崇敬之情。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