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黃篾(miè)樓:黃色的竹樓,這裡可能指楊廉夫的居所。
- 長溝:長長的水溝。
- 鳧(fú)雁:野鴨和大雁,常指水鳥。
- 灣頭橋斷:灣頭的橋已經斷裂。
- 浮青草:漂浮的青草。
- 老魚戯唼(shà):老魚在嬉戯啄食。
- 如錢荷:像銅錢一樣的荷葉。
- 詔書寬大:皇帝的詔令寬容大度。
- 河北飢氓(máng):河北地區的飢餓民衆。
- 倒戈:原指軍隊倒曏敵方,這裡可能指民衆因飢餓而反抗。
繙譯
在黃色的竹樓中,我們衹是飲酒,樓下長長的水溝裡,野鴨和大雁很多。灣頭的橋已經斷裂,青草漂浮在水麪上,湖麪上的風吹來,生出白色的波浪。貪喫的奴僕竟然煮了脫去外皮的竹筍,老魚在嬉戯啄食著像銅錢一樣的荷葉。皇帝的詔令寬容大度,傳到了海角,河北地區的飢餓民衆爭相起來反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甯靜而又略帶憂鬱的田園風光,通過黃篾樓、長溝鳧雁、灣頭橋斷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詩中“饞奴竟煮脫䙀筍,老魚戯唼如錢荷”一句,既表現了生活的細節,又帶有諷刺的意味。結尾的“詔書寬大到海角,河北飢氓爭倒戈”則突然轉入對時政的關切,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憂國憂民的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張雨作爲元代詩人的獨特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