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謫仙

· 舒遜
召對金鑾殿,榮膺白玉堂。 氣吞高力士,眼識郭汾王。 醉骨生疑蛻,詩名死更香。 何由見顏色,月落照空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李謫仙:指李白,因其才華橫溢,被後人尊稱爲“謫仙人”。
  • 召對金鑾殿:指被皇帝召見於金鑾殿,金鑾殿是皇帝処理政務的地方。
  • 榮膺白玉堂:指被授予高官,白玉堂象征著高貴的地位。
  • 高力士:唐玄宗時期的宦官,權勢極大。
  • 郭汾王:即郭子儀,唐朝名將,汾陽王。
  • 醉骨生疑蛻:形容李白醉酒後的狀態,疑蛻意指倣彿要蛻變,形容其超凡脫俗。
  • 詩名死更香:指李白的詩名在其去世後更加響亮。
  • 何由見顔色:如何能夠見到他的風採。
  • 月落照空梁:月亮落下,照在空無一人的梁上,形容詩人對李白的懷唸和追思。

繙譯

被召至金鑾殿上應對,榮耀地被授予高官。 他的氣勢壓過了權勢燻天的高力士,眼光獨到地識得了名將郭汾王。 醉酒後的他倣彿要蛻變,詩名在他去世後更加響亮。 如何能夠見到他的風採,月亮落下,照在空無一人的梁上,表達了對他的懷唸。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李白的才華和非凡氣質,通過“召對金鑾殿”和“榮膺白玉堂”描繪了李白在朝廷中的榮耀地位。詩中“氣吞高力士,眼識郭汾王”展現了李白的膽識和眼光,而“醉骨生疑蛻,詩名死更香”則形象地描繪了李白的超凡脫俗和詩作的不朽。結尾的“何由見顔色,月落照空梁”則抒發了對李白的深切懷唸和無法再見其風採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表達了詩人對李白的敬仰和追思。

舒遜

元明間徽州績溪人,字士謙,號可庵。舒頔弟。有《蒐括集》。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