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摩詰春溪捕魚圖
春江水綠春雨初,好山對面青芙蕖。
漁舟兩兩渡江去,白頭老漁爭捕魚。
操篙提網相兩兩,慎勿江心輕舉網。
風雷昨夜過禹門,桃花浪暖魚龍長。
我識扁舟垂釣人,舊家江南紅葉村。
賣魚買酒醉明月,貪夫徇利徒紛紜。
世上閒愁生不識,江草江花俱有適。
歸來一笛杏花風,亂雲飛散長天碧。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芙蕖(fú qú):荷花的別稱。
- 篙(gāo):撐船用的長竹竿。
- 禹門:即龍門,相傳爲大禹治水時所開,故稱禹門。
- 桃花浪暖:形容春水溫暖,桃花盛開時的景象。
- 徇利:追求私利。
- 閒愁(xián chóu):無端的憂愁。
- 杏花風:指春風。
翻譯
春江水綠,春雨初停,美麗的山巒對面是青翠的荷花。 漁船兩兩成行渡江而去,白髮老漁夫們爭相捕魚。 他們操持着長竹竿,提着漁網,彼此呼應,但切記不要在江心輕率下網。 昨夜風雷已過禹門,桃花盛開,春水溫暖,魚龍生長。 我認識那駕着小舟的垂釣者,他舊家在江南的紅葉村。 賣魚買酒,醉臥明月之下,貪婪之人只爲私利紛爭。 世上無端的憂愁源於不識時務,江草江花都自在適意。 歸來時,一曲笛聲在杏花風中飄揚,亂雲散去,長天碧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江捕魚的生動場景,通過「春江水綠」、「好山對面青芙蕖」等意象展現了春天的生機盎然。詩中「漁舟兩兩渡江去」與「操篙提網相兩兩」生動刻畫了漁民勞作的情景,而「風雷昨夜過禹門,桃花浪暖魚龍長」則巧妙地融入了神話傳說,增添了詩意。後文通過對比「賣魚買酒醉明月」的自在生活與「貪夫徇利」的紛爭,表達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紛擾的淡漠。結尾的「歸來一笛杏花風,亂雲飛散長天碧」則以悠揚的笛聲和開闊的天空,象徵了心靈的自由與超脫。

黃公望
元常熟人,一作富陽人,本姓陸,名堅,出繼於永嘉黃氏,字子久,號一峯,又號大癡、井西老人。順帝至元中闢爲書吏,尋棄去,隱於富春。一度在松江賣卜。博極羣書,通音律圖緯之學,尤工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自成一家。常隨身帶描筆,見好景奇樹,便模寫記之。筆墨高雅,與王蒙、倪瓚、吳鎮爲元末畫苑四大家。有《山水訣》、《大癡山人集》。傳世之畫以《富春山居圖》最著名。
► 62篇诗文